Sp. Pl. 2: 814. 1753.
多年生草本,高20-80cm。根状茎平卧或斜生,具多数纤维根。茎粗硬,直立,分枝多,稍粗糙,密被白色平贴的长硬毛。基生叶莲座状,花期仍生存;叶片匙形或倒披针状匙形,长5-18(-25)cm,宽2-4(-5)cm,基部渐狭成宽的短柄,边缘具圆锯齿,先端圆钝或具短尖头,茎生叶少而小,叶片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茎上部叶渐小,全部叶下面均密被长硬毛和腺点,上面疏被长硬毛。头状花序数个排成球形的复头状花序,复头状花序在茎及枝端单生或再排成伞房花序状的聚伞花序;苞叶3片,绿色,宽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1-1.5(-2)cm,宽0.8-1(-1.5)cm,具明显凸起的脉,被长硬毛和腺点;花序梗亦被长硬毛和腺点;总苞狭,长圆形或近圆柱形,长0.8-1cm,宽约2mm;总苞片排成2层,近革质,绿色或上端紫红色,长圆状披针形,被短硬毛和腺点,外层总苞片4,长4-5mm,内层总苞片4,长约1cm,具1或3脉,管状花4朵;花冠淡紫色或粉红色,长7-9mm。瘦果长圆柱形或长圆形,长约4mm,基部收缩,先端截形,具棱,被短柔毛;冠毛为5(-6)条硬刚毛,基部宽扁,灰白色。花期:7-11月。果期:7-11月。
产地:西涌、南澳 (张寿洲等 4185)、盐田(李沛琼等 1341)、梧桐山(王国栋等 6395)、仙湖植物园。生于旷野、山坡草地、路旁或山谷林缘,海拔50-300m。
分布: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海南、广西、湖南、贵州及云南。亚洲、美洲和非洲热带地区。
用途:全草入药,有清热、解毒、消肿和利尿之功效。可治感冒、菌痢、胃肠炎和扁桃体炎等症。